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87篇
系统科学   70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201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为了降低现有内部模板攻击的数据复杂度并提高攻击成功率,提出了一种内部模板攻击改进算法.对内部模板攻击算法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在模板匹配分析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等级相关性的模板匹配策略,利用功耗曲线电压值的相对排名,提高了单个密钥片段恢复的局部成功率;二是在密钥恢复阶段,提出了一种基于校验方程的密钥恢复方法,利用冗余信息来修正猜测多个密钥片段的概率分布,提高了多密钥片段恢复的全局成功率.以8位微控制器上的LED(轻型加密设备)密码功耗旁路分析为例,开展了攻击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提高了匹配的区分度,降低了攻击所需功耗曲线数量,仅需要50条功耗曲线即可使攻击的全局成功概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2.
为了提高基于Gardner算法的定时同步系统的性能,采用Matlab和Simulink对该算法进行建模和仿真,针对定时同步环路中能够影响环路等效带宽的环路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在定时同步的捕获和跟踪阶段具有不同等效带宽的环路滤波器结构,从而在缩短定时捕获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跟踪阶段的同步精度(即减小了定时抖动)。通过与经典Gardner定时恢复算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针对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在训练样本存在有源干扰时杂波抑制性能严重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扰样本检测方法。首先使用正则化FOCUSS算法估计出各原子的空时功率谱值,接着设置谱值门限将谱值较大的原子取出,然后确定扫描带对空时二维平面进行扫描,最后根据进入扫描带最大原子数占总原子数的比例判别训练样本是否存在干扰。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检测出训练样本中的干扰,使用该方法挑选出的无干扰训练样本恢复杂波谱可保证空时滤波器的杂波抑制性能,提升稀疏算法求解杂波谱时涉及到的样本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4.
针对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进行了脱碱工艺研究,考察了[n(C)/n(S)](CaO与SiO2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及体系碱浓度等对脱碱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脱碱过程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石灰的方式可以实现高铝粉煤灰拜耳法溶出渣中氧化钠的脱除,并回收部分氧化铝;反应温度对氧化钠和氧化铝回收率均造成显著影响,而[n(C)/n(S)]仅对氧化钠的溶出率影响较大;在温度260℃、氧化钠质量浓度小于80g/L、液固比4、[n(C)/n(S)]为1.8、反应时间2h条件下,脱碱率为91.2%,氧化铝回收率为28.0%;拜耳渣脱碱过程物相由水合铝硅酸钠向水化石榴石及铁水化石榴石转变.  相似文献   
85.
利用自行搭建的蒸汽–兰炭气固换热实验系统,研究了整个料层内兰炭与蒸汽的换热及余热回收特性,分析了颗粒平均粒径、料层厚度、蒸汽流量对兰炭余热回收量和蒸汽?增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换热时间的增长,料层整体平均温度以先快后慢的趋势逐渐降低,有效换热系数逐渐减小,热回收量和蒸汽的?增上升;增加料层厚度、减小兰炭颗粒的粒径、提高蒸汽流量有利于有效换热系数的增加,有效换热系数的范围在3.5~52.0 W/(m~2·K)之间。此外,拟合出了粒径、料层厚度、蒸汽流量、料层整体平均温度与有效换热系数的实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86.
金属微粒是降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绝缘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金属微粒与电极的碰撞恢复系数可为微粒陷阱等金属微粒抑制措施提供理论基础。基于弹塑性变形理论,给出了法向恢复系数和切向恢复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碰撞恢复系数测量平台研究了微粒材质特性、微粒直径以及碰撞速度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实验测量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表明:按金属材质铝、铜、钢的顺序,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逐渐增大;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均与微粒直径呈负相关;同一斜碰撞角度下,法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切向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且不同斜碰撞角度下的法向碰撞恢复系数或切向碰撞恢复系数变化规律类似。文中关于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可为微粒陷阱等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7.
精细油藏描述中剩余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剩余油表征一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内容。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自身科研实践,总结剩余油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剩余油分类和发育规律刻画、剩余油成因和分布模式、多种方法描述剩余油、相关学科成果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井间剩余油预测、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描述等。剩余油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开发地质学、岩心观察和分析测试、水淹层测井解释、四维地震、各种数理统计学、油藏数值模拟、动态监测分析、油藏工程、试井解释方法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剩余油研究主要问题包括9方面:剩余油成因分析难度大、剩余油研究方法各有优缺点、改进剩余油研究方法难度大、井间剩余油预测问题多、相关学科成果应用至剩余油研究中不成熟、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研究还在探索、复杂岩性油藏剩余油研究问题多、剩余油研究定量化水平不高、微观剩余油研究比较薄弱等。剩余油研究发展趋势包括9方面:加大剩余油成因研究力度、改进剩余油研究方法、明确数理统计分析研究剩余油参数的地球物理意义、提高剩余油井间预测精度、将相关学科成果充分应用至剩余油研究中、探索建立三次采油阶段剩余油研究方法技术体系、加大非常规油藏剩余油研究力度、提高剩余油研究定量化水平、加强微观剩余油研究力度等。  相似文献   
88.
研究了油脂一步法制脂肪腈工艺中,甘油回收技术。选用适当的低温催化剂,在230℃~280℃,氨气流速1000L/hkg左右,采用分段冷凝回收工艺和回流萃取技术可获得浓度85%以上工业粗甘油,总收率达90%,杂质含量很少。  相似文献   
89.
为了解决光模块中高功耗芯片恶化激光调制器性能,以及解决收发端时钟基准偏差导致误码率高的问题,设计了一款低功耗高抖动容限的时钟数据恢复电路(CDR)。通过采用压控振荡器(VCO)型全速时钟的CDR系统架构和电感峰化的时钟缓冲技术,降低了CDR芯片的功耗;通过在CDR积分通路中引入零点补偿电阻,提高了CDR的抖动容限。该CDR采用CMOS 65 nm工艺设计和1.1 V电源供电,后端仿真结果表明:当CDR电路工作在28 Gbps时,功耗是2.18 pJ/bit,能容忍的固定频差是5 000 ppm,恢复时钟的抖动峰峰值是5.6 ps,抖动容限达到了设计指标,且满足CIE-25/28G协议规范。  相似文献   
90.
由于三次采油开发方式具有集中配制、分散注入的特点 ,所以聚合物配制站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几个区块提供共享服务 ,以提高综合利用率 ,由此带来了聚合物配制站的优化布局问题。从数学规划和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 ,应用网络流规划方法建立了存储模型和选址模型混合的优化布局模型 ,编制了专用的大规模组合优化算法程序。该程序在给定各个区块生产时间和中转站布局的条件下 ,以投资最省为目的 ,优选出配制站个数、规模和位置 ,并绘出配制站与中转站的服务网络图。以聚合物驱油条件下大庆油田的萨中油田为规划对象进行了数值计算 ,与人工规划结果对比表明 ,该模型可节约投资 3%~ 5 % ,并能辅助三次采油规划人员进行优选配制站的方案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